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智能体育概论”在线开放课程正式上线
发布时间:2020-01-09

智能体育概论已在中国大学 MOOC(爱课程)平台正式上线,123日面向公众开课课程以可穿戴技术、智能感知、运动员追踪、训练监控、动作捕捉、虚拟现实训练、智能身体测评为中心,介绍智能体育的构成、分类及特点阐述智能科技对竞技体育、大众健身与体育赛事的影响。

学习方式

开课时间为2019123日至2020229登陆中国大学 MOOC 平台,搜索智能体育概论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学,体会智能体育所带来的乐趣!


课程推介


智能体育概论在线开放课程是刘昊扬教授团队以科技赋能体育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为代表的智能科学技术驱动体育各领域革新主线,全面介绍智能体育在体育运动、训练、赛事、社交、观赛和大众健康等体育各领域中智能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线上交互教学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帮助广大在线学习者获得广泛的智能体育相关知识、培养智能体育新观念和新思维。它是我校在先后成立人工智能体育工程实验与体育工程学院后,依托我校智能体育工程团队和体育科研优势所进行的首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也是北京体育大学三个转型发展中建设体育新工科的重要尝试。

本门课程在全面介绍智能体育主要概念与技术的基础上,包含了大量以可穿戴技术、智能运动感知、运动员追踪、训练监控、动作捕捉、虚拟现实训练、智能身体测评等关键词为主题的现实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当前智能体育科技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每段课程时长约为10分钟,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通过本门课程,你将会了解以下智能体育的相关知识:

智能体育的定义与相关技术分类

不同智能体育技术所对应的应用场景

运动员追踪技术的应用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

智能体育的发展趋势(技术发展、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的应用等)


主讲人介绍



       刘昊扬,男,教授,人工智能教研室

教育背景:

博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2003

硕士 上海同济大学  1999

学士 上海同济大学  1997

工作经历:

2017至今 北京体育大学特聘教授

2012至今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CEO

2010-2011 北京梅泰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研究方向:动作捕捉技术、三维信息重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讲授课程:智能体育工程概论

社会兼职: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侨联委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常委,北京市西城区侨联常委

研究成果: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技术30项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授权、以及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高尔夫训练系统MySwing等系列产品

获奖荣誉: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北京市特聘专家、中国侨联侨创20

沈燕飞,博士,教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院长。

武汉大学双学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曾在中科院计算所、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发表SCI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和横向课题多项,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处理、智能体育工程。

曹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讲师。

交叉学科专业背景,包括计算科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目前致力于智能科学和技术在体育领域的研究和推广。

李静文,博士,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讲师。

2018年毕业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The Penn State University)人体工效学方向。硕士及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人体运动动力学分析、动态信息决策分析、人体大数据分析及团队合作分析。共发表论文12篇。

崔一雄博士,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讲师

博士毕业于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体育运动科学学院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表现分析与智能体育工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SCI/SSCI索引论文11)担任《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Frontiers in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no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