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本科教学成果显著,学术交流盛况空前
发布时间:2007-06-27
——北京体育大学2007届本科生优秀论文报告会圆满成功
        6月25日学校举办了2007届本科生优秀论文报告会。来自体育传媒系、武术学院、管理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教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等六个院系的12 位同学在各自院系的选拔中过关斩将,获得了参加此次答辩的机会。教务处处长王安利教授担任此次评审会的主席,体育传媒系主任易剑东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培宏副教授、竞技体育学院副院长许声宏副教授、武术学院弓万民副教授、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院长胡扬教授和教育学院副院长程在宽教授等体育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了此次答辩的评审委员会。
        第一位作报告的是来自体育传媒系的哈秋楠同学,他的论文题目是《国际奥委会官方纪录电影〈东京奥林匹克〉研究》。尽管第一个上场略微有些紧张,他还是很快调整过来,用流畅的语言完成了报告。面对评审老师的问题,他不慌不忙,完整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国著名艺术体操运动员、亚运会艺术体操冠军钟玲作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独创性身体难度动作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的报告,她充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报告深入浅出,针对性强,获得了在场听众的好评。
        按报告顺序,来自其它院系的10名同学分别作了报告,研究涉及新闻传播、运动生物学、竞技运动、心理学、营销等领域,选题视角独特,不局限于自身的学科框架,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评审老师也分别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进行探讨,答辩同学都能积极应对,现场气氛活跃。
        12名同学答辩完毕后由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晏冰同学做论文演示。他的论文《运动中急性低氧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已在Science Citation Index上发表,这也是我校建校50多年来第一位本科生在SCI上发表学术论文,说明我校学生的科研水平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他精彩的报告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应邀来我校讲学的台湾体育学院教务长、休闲产业经营学系高俊雄教授也出席了本次报告会。高教授盛赞本次答辩会给他的深刻印象,称评审老师“有幽默感”,和答辩同学的互动对话很成功。他特意强调同学们报告中的致谢部分,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对学术伦理的重视。他认为像这样在本科生阶段对实务的运用虽不很成熟,但同学们能“大胆选材,尝试运用科学方法”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尽管有学、术科的区别,但各个学院同学的表现同样都很优秀,没有太明显的差距,高教授表示要将这个现象传达给台湾学界。
        随后评审委员会主席王安利教授对本次报告会作了点评。他表示参加本次答辩的论文质量都较高,选题新颖,同学们目光敏锐,观点前瞻,符合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尽管研究都不太深入,但很有研究价值。答辩中同学们的表现可圈可点,不卑不亢,反应机敏。虽然会出现一些常识错误,但论文规范性总体来说还是有很大的进步。针对报告会的一些不足之处,王教授建议以后参加论文答辩的同学要对预定的6分钟报告时间加以充分的利用,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优秀论文报告是对本科教育的展示,对教学有重大意义,建议以后各院系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最后王教授对论文指导老师、参加答辩的同学和工作人员、评委老师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本次报告会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如评审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各位评审老师现场亮分,当场宣布名次,避免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各个院系的论文水平较为均衡,学、术科互相融合,已没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对论文的报告和点评充分发现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借鉴经验。
        答辩会的最后王处长宣布了最终结果,来自体育传媒系的哈秋楠和竞技体育学院的钟玲获得一等奖,来自体育传媒系的瞿格兰、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李丹白和教育学院的王海燕获得二等奖,其余同学获得优秀奖。本次本科生优秀论文答辩是历年来水平最高的一次,充分说明我校的本科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符合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